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端午出游:沿着屈原的足迹行走(组图)

发布时间:2011-06-02  来源:新华网-广州日报  字体大小[ ]

  又是一年五月五,总是粽叶飘香时。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逐渐地,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龙舟比赛。(资料图片)

  荆州

  直臣作别 黯然离郢都

  荆州九龙渊公园,江河是龙舟的赛场,江边是屈原按剑临风的巨大雕像。这里正是屈原一生命运变幻的核心之地。

  荆州小北门外5公里,楚纪南故城雄姿仍在。沧桑的城墙,东西4.5公里,南北4.5公里,完整地包围着一个方形区域。这个区域,屈原所在的时代名为“郢都”,正是楚国的都城。如今城楼巍巍,古风依旧,游人如织。

  秦国虎视之下,屈原纵横捭阖,集六国领袖于郢都,共缔盟约,同抗强秦。楚怀王在屈原帮助下,成为六国盟主,风光一时,屈原也因此而受尊信,地位崇高。公子子兰为此怀恨已久,常在怀王面前进谗。

  后来以“连横”著称于历史的张仪来了,与子兰及郑袖联结,以“六百里土地”的空头支票说动怀王,背弃盟约。屈原的努力毁于一旦,悲愤而著《离骚》,更加触怒怀王,最后只得离开郢都。

  后来白起攻破郢都,城内被彻底毁坏,如今的纪南城,城墙围着的,是垅亩阡陌。

去年第六届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开幕式现场。(资料图片)

  云梦

  八百里洞庭笛声呜咽

  楚怀王,由其谥号,已知其一生。谥号为“怀”者,就是一个愿望良好、本性善良,但行动却与愿望背道而驰,最终自食恶果的君主。怀王前往秦国“接受土地”受辱,似有所悟,又重新起用屈原,让他前往齐国再次缔盟。

  屈原说服了齐国。在他回国途中经过云梦,见当地百姓正在悼念阵亡将士,屈原十分感动,挥笔写下《国殇》。

  云梦是哪里?屈原当时放逐“江南”,楚国的江南,西起巫山,东到洞庭。而洞庭湖又称“云梦泽”

  岳阳,这一座与洞庭湖浑然一体的城,一定与屈原有过许多次或亲或疏的邂逅。

  就在茫茫洞庭侧畔的岳阳楼区,与“巴陵胜状”相隔不远,就有一条“屈原路”。无论是汴河街、岳阳楼、君山,还是湘君、柳毅、范希文,在屈原这个名字的光辉下,无处安顿。

抬龙舟下水。记者倪黎祥 摄

  秭归

  长江侧畔归去来兮

  屈原写下的《国殇》成了进谗的新由头。郑袖对怀王说:屈原煽动云梦百姓,说阵亡将士都是因大王而冤死,这一次要为他们报仇。

  怀王再一次大怒。刚有起色的二次缔盟,彻底破碎,屈原被任命为三闾大夫,不必进宫,即刻赴任。

  “三闾大夫”是一种伦理类的官员,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力。但三闾,却成了屈原故乡的名称。资料上说,屈原,出生在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

  郭沫若先生写下“屈原故里”四字,高挂秭归城头。秭归,作为屈原的家乡,自然成为了端午文化的发源地。两千多年来,秭归在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经年不断。

  2009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作为中国端午节的主要内容,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秭归的端午,长达20天,农历五月五日,只是一个前奏。包粽子、划龙舟、赛诗会、祭屈原,全套的仪式,尽显屈原身后的尊荣。

  而在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也是甚多。乐平里至今保存着大量关于屈原的遗迹遗址,如屈原宅、屈原庙、乐平里牌坊等,其中以“屈原八景”最为有名:读书洞、照面井、玉米田、擂鼓台、滴帘珍珠、伏虎降钟、响鼓岩、回龙锁水。

汨罗

  再次被流放 悲愤难抒

  屈原再次离开了,子兰、郑袖弹冠相庆。在子兰的撺掇下,楚王被秦王诓骗到秦国,被扣押,并最终殒命他乡。先生曾经拦着楚王的车头痛哭阻拦,却被子兰轰走。

  怀王死了,因为“亲小人而远贤臣”。举国悲恸,屈原在这个一直对不起他的楚王灵前哭昏,醒后力主再次合纵。然而郑袖、子兰再次进谗,楚顷襄王也不是一代明君,屈原的三闾大夫职位也被革去,流放“江南”。

  屈原,在山河破碎、家国零落、悲愤难抒的处境下,久久徘徊在作为“江南”的汨罗江畔。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

  在投江前,一位渔父开解他说,世道清则我清,世道浊则我浊。爱他的百姓们,希望屈原圆滑一点,好好生活。

  如果是别人,也许会幡然醒悟。但屈原的忧愁无以排遣,什么都不行,只有水可以。最终,屈原魂归汨罗。  文/记者李少威

全球公众传媒摘编:秀娟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