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 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丨督促稳就业保民生

领导干部应习惯于在舆论监督下工作

发布时间:2009-10-23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大小[ ]
        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的监督。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就是要通过新闻媒体,切实加强人民群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更好地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各级领导干部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因此,领导干部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是舆论监督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各级领导干部应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不断增强接

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逐步养成在舆论监督下工作的习惯。

    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虚心接受媒体批评,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但是不可否认,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有的一被媒体曝光、批评就大为光火,觉得丢了他的脸面,坏了他的政绩;有的热衷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生怕舆论监督揭了他的盖子,砸了他的牌子;有的对揭露出来的问题避重就轻、敷衍塞责,解决起来更是推诿扯皮、态度消极;还有的则对舆论监督无动于衷,漠然视之,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更有甚者,对舆论监督采取抵制、对抗态度,封堵媒体记者,压制群众批评。

    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是对党、对人民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大量事实充分说明,滥用职权、腐败堕落直至违犯党纪国法,都与权力失去监督有直接关系。权力一旦失控,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也会使领导干部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大量事实表明,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善于利用舆论监督推动改进工作,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反而有利于树立民主、开明、自信的形象。

    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和权利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拿党和人民的利益交“学费”、做“试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舆论监督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绝不是领导干部想不想听、爱不爱听的问题,而是对人民群众的意见重不重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不负责的问题。

    善于借助舆论监督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媒体这个“千里眼”和“顺风耳”,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特别是人民群众一定时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倾向性意见,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的不足和疏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解决难点问题,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舆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推动“老大难”问题的解决。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推动改进创新,针对舆论监督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因势利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杜绝类似事情发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通过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在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加强沟通交流的桥梁,正是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义所在。(作者石平,摘自《求是》2009年第14期,有删节)

全球公众传媒摘编:任薏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